御宅书屋 > 其他类型 > 南北西东 > 正文 南北西东 第31节
    第15章 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】

    这一场日出过后, 接下来的几天里,袁北都没有联系汪露曦。

    两人似乎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,同样的, 他也没有收到来自汪露曦的任何消息。

    朋友圈倒是更新照常, 上一条是在今天早上,定位在鼓楼大街的一家包子店,配文:黄芥末酱加上蒜泥和醋, 完全不黑暗,好好吃啊!

    袁北皱着眉把那照片放大, 细细观察,桌上一盘包子,一碗炒肝儿, 一碟蘸料。

    一个人的分量。

    再点开和汪露曦的对话框,发了一会儿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若说完全没有交集, 其实也不尽然。

    袁北收到了三个快递包裹,两小一大。两个小的纸箱里是猫罐头,猫条, 带粉红色蝴蝶结的陶瓷小猫碗,两只猫各一份,大的纸箱里是一个自动喂食机。

    袁北心知肚明这是谁的手笔,一个电话打过去。

    “把猫咪送给朋友照顾, 也要备齐东西, 带资进组, 待遇总不会太差。”汪露曦原话,“这段时间麻烦你啦, 想来想去应该要感谢你,但又不知道送什么好, 所以……”

    袁北不爱听她这些没用的客套,直截了当:“你在哪。”

    他听到话筒那边特吵。

    “我在剧本杀。先不说啦。”

    电话被挂断了。

    袁北坐在沙发上发愣。

    从下午坐到了天黑。

    -

    离开前,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

    临出行的前三天,发小攒局,给袁北送行。

    浩浩荡荡一伙人约在饭店包间,饭局的主人公看上去情绪低迷,发小揽着袁北肩膀:“当初又申学校又辞职,不是挺坚定么?好像我们这群人就不值得您驻足,现在怎么了这是?临了要走了,舍不得啦?您早干什么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滚蛋。”袁北没好气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袁北未必是舍不得在座的吧,”另一个朋友开玩笑,“前几天我媳妇带孩子去环球,说是看见袁北了,和一姑娘在一块儿,还以为是看错了,问我来着。”

    姑娘!

    饭桌上一下子开锅了。

    不但有传言,还有照片为证,那朋友拿出和媳妇的聊天记录来,就是路人视角,有点糊,照片里,俩人站在礼品商店的货架前,袁北微微俯身低头,任由汪露曦踮脚往他头上试戴tim熊的发箍,她自己则戴了顶无牙仔的帽子,从背影看,翅膀耳朵都支棱着,奇奇怪怪。

    袁北好像能回忆起那时两个人的交谈。

    汪露曦说那帽子太厚,太热了,况且她还披散着头发,快要中暑了。最后是他擎着小风扇,给她吹了半小时的凉风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真是哎!”

    照片被朋友们顺次传阅。

    “袁北你谈恋爱啦?”

    “……没有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“那这是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袁北特刻意地找了个话题,把这茬掀了过去。

    酒过三巡,几个朋友勾肩搭背之时,有人问及袁北:“你要是真舍不得北京,就过两年麻溜回来,别跟外面瞎晃。”

    舍不得吗。

    袁北喝完了杯子里的酒,脑袋昏昏涨涨,好不容易得出答案。

    是。

    他舍不得北京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临出行的前两天,要把两只猫所有行李都打包好,送到发小家。

    发小俩孩子,老二闺女还很小,老大是男孩儿,正是调皮的时候,得知家里要有新成员了,兴奋得满屋转圈狂奔,一会儿闹着要摸摸小猫,一会儿又要给猫拿冰淇淋吃。

    “它吃不了冰淇淋。”袁北苦笑。

    “那它们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“……没有名字。”他捏了捏孩子小脸蛋儿,“你给他们取名字吧。”

    发小朝着儿子屁股踢了一脚:“昨晚爸爸妈妈怎么告诉你的?今天要和袁北叔叔说什么?”

    小男孩儿原地一立正,敬个礼:“袁北叔叔放心,我会好好照顾小猫的,等你回来,我会把小猫还给你,那个时候它们就会变成大猫了!”

    袁北笑了,蹲下来:“好,到那时候,你也变成大人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临出行的前一天,所有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。

    车也交给发小了,完全空闲的一天时间,袁北在空荡荡的家里呆不住,就坐公交车出去晃悠,瞎转圈,没有目的地,晃到哪算哪。

    57路公交车,由东到西。

    西城就是更安静,更有烟火气些,然后再到丰台……行至六里桥时,上来一群大爷大妈,袁北起身把座让出来,正好听见一奶奶和人闲聊,说附近市场的西红柿鸡蛋馅饺子好吃,清爽,而且是现包的,塑料盒装好了,回家自己煮,特方便。

    袁北听了一耳朵,忽然想起这也是自己小时候常吃的饺子馅儿。

    西红柿鸡蛋的饺子挺考手艺的,容易下汤,那馅料调好了就得马上包,时间一长就捏不成形。

    好像有挺多年没吃了。

    他厚着脸皮问了一嘴,市场在哪,然后在下一站下车,步行过去,买了一盒,拎在手里。

    从闹哄哄的市场里走出来的时候,袁北在市场门口停了停,抬手遮阳光,恍惚一霎,觉得自己八成是魔怔了。

    他好像被传染了。

    这一天,坐公交闲逛的习惯像是汪露曦,厚脸皮和人打听事儿的行为也像汪露曦,最要命的是,刚刚买饺子,汪露曦的脸就一直在他脑袋里打晃,她缠着他,拽着他胳膊来回那么摇。

    “袁北袁北,你说两句北京话给我听呗。”

    “说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就说,西红柿,”她嘿嘿笑,嗓音清亮,模仿那四不像的儿化音,“凶儿柿,凶儿柿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袁北一下子不饿了。

    攥紧手里的塑料袋,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堵得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他猜到自己今天可能精神不大正常。

    但没想到能疯成这样。

    原地打车,到天坛公园,在公园里找了个长椅,坐了整整一下午,目睹黄昏时分的蓝调时刻,再到天彻底黑下去。

    晚上的天坛瞧上去和白天是不一样的风景,静谧,深邃。

    只可惜今天不是周末,祈年殿不开灯,不然可以瞧见清白灯光映衬下的蓝瓦圆顶,运气好的话,还有一轮圆月做衬。

    袁北拿起手机拍了一张。

    黑咕隆咚的,什么都没有,像是被黑洞吞噬掉一切的寂寞宇宙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从天坛出来,打车回家,路上接到了快递的电话。

    快递小哥告诉他,有个件,挺大的,标注易碎,要亲收,问袁北在不在家,这是今天最后一个件,要下班了。

    明天的飞机,都这会儿了,袁北实在想不起来自己买了什么东西还没到,只能告诉对方,搁门卫吧。

    网约车到了。

    袁北刚上车,就听见司机在打电话,和孩子,手机开着免提,话筒里传出来稚嫩声音,问,爸爸什么时候回家?

    司机和袁北对了下手机尾号,和孩子说了句:“冬天就回去了,你在家听姥姥话,别总玩手机。我这上乘客了。”然后匆匆将电话挂断。

    袁北其实不介意:“您接着打吧,没事儿。”

    司机则看了眼袁北,憨厚笑笑,示意车内:“有录音,平台现在管得严,别说打电话了,我们都不敢和乘客聊天儿,容易吃投诉。”

    袁北也笑了笑:“那要是乘客主动聊呢?”

    “那就……那就唠呗!”

    就这么,聊了起来。

    司机大哥操着东北口音,由孩子始,打开了话匣子,说起自己为什么要把孩子扔在家里,一个人在北京开网约车。

    “我白天送外卖,还和人合伙弄了这么个车,他白天,我晚上……现在活不好干,攒不到多少好评就不给你派单,就只能干着急。”司机大哥说,“没办法,咱文化也不高,也不会干别的。”

    “您爱人呢?在老家陪孩子?”

    袁北问了这么一句,然后看见司机大哥挠了挠头皮,笑了笑:“不在了。孩子跟她姥姥姥爷在老家。”

    戳人伤口,自觉不礼貌,袁北道了个歉。

    “没事儿,我第一次来北京就是前几年,陪媳妇来北京看病,协和。废了老大劲排的号,那号排的呀,哎呀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似乎没有哪里比医院更能见证人间疾苦。

    其实不必说协和,北京任何一家医院都算在内,门诊,急诊,有人的地方永远都是拥挤不堪,摩肩擦踵,医院门前的公交站从早到晚,都挤满拎着影像资料袋的病人和家属。

    但这里也见证了最多的真情真意。